中国水利报:让高校成为节水阵地
文章出处:http://www.singbon.com 作者:中国水利报 人气: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如果采取恰当措施,我国高校用水量可减少14%至21%,每年可以节约用水3.6亿立方米,大体相当于25个西湖的蓄水量,可折合成20万个标准游泳池。
水利部近年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并于近日与教育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印发《全面建设节水型高校行动方案(2023—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节水型高校建设。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年底,节水型高校建成比例达到70%。目前,全国节水型高校建成比例达42%。如何进一步挖掘高校节水潜力?
“当前,部分高校建校时间长,供水管网及用水设备陈旧、用水管理粗放,导致不同程度的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等问题。”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监管事务处处长侯坤说。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因地制宜,靶向解决。
以节水型高校建设为牵引,全国高校在节水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渭河支流灞河河畔,在用水精细化管理方面走在了陕西省高校的前列,成功入选了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在西安市水务局的指导下,学校工作人员每两年对一级计量水表进行更换,每三年对二级表按比例抽检,并将计量表计进行拆除校验,从而确保提供准确、可靠、完整的流量数据,保证管网漏损率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雁塔、草堂两个校区用水能耗一级、二级消耗量已实现100%计量。
作为人才教育、科技创新的知识高地,各地高校不断拓展节水工作思路。截至目前,全国有88家高校入选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引导学校开展节水改造,加强用水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节水的堵点、难点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更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与行业指导作用。”侯坤介绍,各地要健全节水型高校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标准,严格节水型高校评估、验收,建立专家团队,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节水政策宣贯和指导。
“全国水效领跑者标志是由我们学院师生团队设计完成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自豪地说。
除了引导全校师生树立节水理念,在南京市节水办的指导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制定了水电气管理办法、节能节水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和“十四五”节水规划,同步构建了“12345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让我们能够更加系统有序地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在节水文化宣传、顶层规划设计、规章制度建设、节水技术应用、节水效益考核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主要负责人介绍。
强化行业指导,让高校节水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节水型高校建设步伐更加稳健。
激发高校节水内生动力
做好高校节水这篇文章,除了强化行业指导,还要激发高校的节水内生动力。
2024年年初,中国传媒大学的“节水经”火遍全网。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融媒体电视节目聚焦节水,重点关注了中国传媒大学打造“绿色学校”的先进经验。
自2023年《北京市节水条例》颁布以来,在市区两级水务局和市自来水集团、排水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媒大学积极开拓“第二水源”,引入市政再生水用于校园冲厕及绿化浇灌。
“现在校园已全部使用再生水冲厕,目前日用再生水10吨左右。”中国传媒大学后勤保障处杨磊磊介绍,结合2024年整体的工作计划,学校将对校园内的明德湖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它将成为再生水开放式缓存池,连通东西南北校区的湖面水系,并作为动态补给和缓存蓄水的中枢。”
“绿色校园”“海绵校园”等理念在全国各地的高校落地生根并付诸实践,改变的不仅是校园内的节水设施与节水器具,更具示范意义的是,在节水管理制度、设施建设、用水管理、宣传教育、机制创新等方面,各地高校探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成效、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其他重点行业领域节约用水,不断提升全社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让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从高校出发,辐射带动家庭及全社会,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营造节水、惜水、护水的良好氛围。”侯坤点出了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的题中之义。
贵州水职院推进海绵校园建设 刘珊宇 供图
水利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广合同节水管理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水利(水务)企业、节水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利用自身优势,组建专业化节水服务企业。贵州省水利厅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鼓励高校与节水服务企业加强交流合作,促进高校节约用水高质量发展。
目前,贵州通过合同节水、科技赋能、海绵校园建设、节水宣传、金融服务等方式大力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
一年节省水费近200万元
“凯里学院2020年总用水量102万立方米,2020年下半年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后,学校全年总用水量仅39万立方米,较前一年节省63万立方米水,相当于252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凯里学院后勤处处长杨洪能介绍,“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后,学院每年省下近200万元水费!”
凯里学院与重庆金越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同节水合作,后者作为节水服务企业于2020年8月对学校供水用水系统进行专业的节水诊断与分析,制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对供用水系统实施计量全覆盖、用水器具全部使用节水型器具、管网漏损控制、改造无负压供水设备、能源监控平台优化升级等节水技术改造。
凯里学院合同节水项目负责人瞿能财介绍:“通过更换设备及搭建监测平台,我们能做到对每幢楼宇甚至每间宿舍的用水量了如指掌。”
上完厕所后冲水自闭阀使用3秒内自动回弹关闭,师生用水实况直通终端,故障抢修式被动维修被保养预防式运维管理替代……多项合同节水举措叠加下,凯里学院节水成果发生“乘法效益”:2023年学院总用水量44万立方米,人均年用水量38立方米,同比节水率为56.9%。凯里学院成功入选水利部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名单。
一键解决管水烦恼
“从异常用水数据提醒到发现故障完成抢修,全程不到半小时。”回忆起近期的抢修经历,黔南师范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张仁宽感触颇深,现在只需3位维修人员就能做好全校师生用水管网维护工作,如此科学、高效的用水管理得益于学校的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系统。
2018年,黔南师范学院率先试点“合同节水”,与贵州创亿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智慧节水管理系统平台,开启了校园节水节能工作的新探索。
“我们安装了14个计量监测设备,并配备了3名维修人员,力保实时监测各供水管道水压、流量,若出现异常,项目负责人和驻点维修人员会立即收到抢修提醒短信。”项目负责人吴旭辉说。
通过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与智慧节水平台,黔南师范学院人均用水量从2018年的81.8立方米降至41.6立方米,节水率为49.1%,节水成效明显。2022年,该校入选水利部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无独有偶,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黔南医专”)同样享受了合同节水管理与智能化节水的红利。
“不用学校出一分钱,铺设管道、安装设备及日常运维均由节水公司负责,节省的水费学校还能与公司二八分成,互利共赢!”在黔南医专总务处处长罗江看来,高校通过合同节水管理,不仅减少了水资源浪费,节水效益还能实现多方共享。
资源节约,能效提高,校企双赢。合同节水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用水管理模式,正在被贵州多所高校采用。2022年至今,贵州已有9家高校与节水服务公司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合作。
每一滴雨水都高效利用
2024年1月2日,一夜大雨过后,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贵州水职院”)的地面却干爽整洁,毫无积水。
这得益于贵州水职院的海绵校园建设,实现了雨水循环利用,让每一滴雨水都不浪费。作为水利水电特色高职院校,贵州水职院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探索设置立体化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打造海绵校园。
屋面雨水经管网收集汇至校区雨水处理系统,经过弃流、沉淀、过滤和消毒,出水达标后,作为水利实训基地用水、绿化用水、清洁卫生用水,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渗、滞、蓄、净、用、排,地面的雨水通过新型材料——彩色生态透水整体路面,收集至篮球场地下水池,通过泵站提至调节池,经过净化处理,用于学院室外绿化、清洁卫生及水体景观补水。
此外,校园内还建有中水处理站,将学生生活废水收集至地下室,经过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后用于学生宿舍冲洗厕所。贵州水职院是贵州省唯一一所宿舍有两套上下水系统的节水示范型院校。
贵州水职院把节水型高校建设与水利专业特色相结合,建设成省级节水教育基地。“整个校园既是一个节水型校园,又是一个集水处理、节水示范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节水校园建设与专业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对增强广大师生惜水、护水、爱水、节水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贵州水职院水利工程分院院长杨正策说。